泸州市城乡建设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由外语系、新闻与文化传播系组成,承担全校大学英语、大学语文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科研工作。现有研究生、本科生两个办学层次,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三个二级学科;设有三个学术学位硕士点——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一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翻译硕士(英语笔译、英语口译);开设了英语、商务英语、日语、广播电视学、汉语言文学五个本科专业,其中商务英语专业为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外国语言文学为“十三五”市级重点学科,财经新闻专业学位硕士点列入天津市优先支持发展计划。
学院现有教职工104人,教师93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5人,硕士生导师14人;五十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77人。目前学院拥有各类在校生905人,其中本科生812人,研究生94人。
学院拥有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精良、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高层次教师团队,各学科已形成由学科负责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组成的学科建设梯队,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和中青年学者在学界具有一定影响。目前,学院拥有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1项,中央财政专项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学院在国家级和市级学科竞赛中成果丰厚,外语系韩子钰老师荣获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比赛总冠军。
学院建有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新媒体研创中心、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中国传统文化与天津都市文明研究中心、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机构,积极开拓和发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多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积极与国外大学互派留学生,每年举办高层次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和海内外专家学者系列讲座,常年聘请外籍教师强化学生英、日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此外,许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学院执教,任学院客座和兼职教授。
学院拥有完备而先进的教学科研环境。建立了国内一流的各类综合实验室,如同声传译实验室、多媒体语音实验室、广播电视演播室、报纸编辑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财经新闻采编实验室等,成为了学院实践教学的模拟实习平台和创新基地。学院各系(部)还分别设有综合资料室,藏书近两万册,中外杂志数百种。
多年来,泸州市城乡建设职工中等专业学校信息查询办公室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坚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努力培养不断奋斗、积极进取的新时代新青年,帮助广大青年学子将人生的第一颗扣子牢牢扣好。泸州市城乡建设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其中外(英语、日语)语言教学的专业特色,使学院更加重视主流文化思想引领青年。
坚持主题教育引导青年。紧紧围绕“一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主题系列活动,紧跟新时代的大好形势,引导青年学子培养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校园文化熏陶青年。加强具有专业特色的一课堂、二课堂建设:和风盛典,缤纷日语,与日本爱知大学文化交流,感受文化包容魅力。“语”你一起,邂逅英语,专业教师助力学生参加“外研社”等各项竞赛。传媒时代,广电掠影,承办“半夏的纪念”等国际大学生影像展,并创建微信公众号广媒相对论传播热点时事。书生意气,熠熠汉文,鼓励同学钻研传统文化,坚持在文化浪潮中将中华文化不断发扬壮大。坚持学生活动培育青年。“中西方文化节”作为泸州市城乡建设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招牌活动,每年吸引全校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专业的近千名同学相聚一堂,以丰富大学生活,引导学生思想为目的,打造文化交流平台,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中西文化文明交流。多项活动汉语言文化知识竞赛悟国学,中西歌谣大赏展英姿,外文电影原声配音大赛配经典,演讲比赛竞口才,中西擂台赛兼容并包。活动的举办在校内外掀起文化学习热潮,既促进中西文化融合,又传承中华文化瑰宝。坚持社会实践锤炼青年。积极组织学生开展 “三下乡”、“进社区”、“进企业”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中文系的同学走进天津电视台,实地调研目前天津市电视广告业的发展情况,并实地体验了节目录制现场。组织外语系的同学走进企业,西格翻译公司、博睿哲教育信息咨询(天津)有限公司均建立了校企合作基地。让学生在实践服务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招生专业(方向)
英语
认识专业
本专业是天津市重点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下的本科传统专业,自2000年开始招生,主要培养具备英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
本
专业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浓厚的中国情怀和宽广的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通过扎实的英语基本功训练和全面系统的英语专业知识的教学,培养具备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英语语言文学素养,掌握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具备突出的语言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学习能力,拥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够成长为教育、外事、文化、商贸、科研等部门中从事教学、翻译、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办学特色
在培养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注重英语与我校财经学科知识的结合,特别强调英语语用能力、国别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结合,形成具有天财校本特点的英语专业办学特色。
主要课程
本专业的专业课程包括:英语语言学、英国文学史、美国文学史、英语演讲与辩论、英汉/汉英笔译、英汉/汉英口译、跨文化交际、英语影视分析、西方人文经典导读、英国历史、圣经文学与文化、美国历史、中国思想经典导读、英国社会与文化、澳大利亚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加拿大社会与文化、英语小说、英语戏剧、英语诗歌、英语散文等。
跨学科课程包括:中国文化概论、管理学原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金融、金融学等。
国际交流
本专业学生每年均有机会报名参加我校赴英美国家知名大学的访学交流项目,并且,本系还与英国赫瑞瓦特大学、朴茨茅斯大学等院校的相关院系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多种海外学习项目。
毕业生未来发展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包括:国家机关、涉外企事业单位、专业翻译机构、教育教学机构等单位,可以承担商务翻译、英语教师、经贸洽谈、商务管理等工作。
商务英语
认识专业
本专业是天津市重点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下的本科特色专业,前身是外经贸英语专业,是国内高校中最早利用学科优势设立的特色专业,迄今已有20多年的建设历史,是我校培养“英语+商务”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天津市高校中的首个商务英语专业,并于2018年获天津市教学成果奖。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浓厚的中国情怀和宽广的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通过扎实的英语基本功训练和全面系统的商务英语知识的教学,培养具备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掌握经济与管理相关基础知识,具备突出的商务英语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学习能力,拥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够切实满足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够成长为在政府部门和企业事单位中从事财会、金融、经贸、对外交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办学特色
依托我校经济学与管理学相关学科长期发展形成的资源优势,突出英语语用能力与金融、会计、管理、贸易等财经专业知识的结合,形成突显天财优势与校本特点的商务英语专业办学特色。
主要课程
本专业的专业课程包括:英语语言学、英国文学史、美国文学史、英语演讲与辩论、英美国家社会与文化、国际商务谈判、跨文化商务交际、英语财经新闻、商务笔译(英汉/汉英)、商务口译(英汉/汉英)、金融英语、金融市场学(双语)、会计英语、公司理财(英文)、财务分析(英文)、国际经济合作(英文)、国际金融(双语)、国际结算(双语)、国际市场营销(英文)、跨境电子商务(英文)、国际贸易实务(英文)、国际贸易单证(英文)等。
跨学科课程包括: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财政学等。
国际交流
本专业学生每年均有机会报名参加我校赴英美国家知名大学的访学交流项目,并且,本系还与英国赫瑞瓦特大学、朴茨茅斯大学等院校的相关院系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多种海外学习项目。
毕业生未来发展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包括:国家机关、涉外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专业翻译机构等单位,可以承担金融、财务、商务管理、商务翻译、经贸洽谈等工作。
日语
认识专业
本专业是天津市重点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下的本科专业,设立于2002年,至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专业师资16人,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学团队。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日语语言、日本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一定的财会相关专业知识;接受日语语言的基本训练,掌握日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浓郁的本土情怀和宽广的国际视野,人文与科学素养,掌握日语语言、日本文学基础理论和丰富的日语语言、文学知识,一定的财会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日语实际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办学特色
在掌握日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同时,强调会计等领域的知识掌握和业务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我校财会相关学科长期发展形成的资源优势,突出会计日语特色。
主要课程
本专业的特色课程有:会计日语、日本商务礼仪、跨文化交际、日语演讲与辩论日本概况、日语报刊选读等。
国际交流
本专业与日本的多摩大学、丽泽大学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高年级学生有机会赴日本交换留学;在日本冲绳建有海外实习基地,假期派学生实习。
毕业生未来发展方向
除考取国内外研究生外,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还包括跨国公司及日资企业,运用日语从事翻译、日语会计等工作。在学期间通过日本全经教育协会的簿记能力检定考试者,推荐日本本土就职。
广播电视学(财经新闻)
认识专业
广播电视学专业创建于2004年,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新兴专业,也是我校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学科专业。本专业以新闻传播理论为基础,以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为支撑,以新闻采编实务为重点,符合全媒体时代需求,围绕财经新闻方向,培养具有财经新闻特长的高素质、应用型、全媒体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浓郁的本土情怀和宽广的国际视野,掌握广播电视学、新闻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节目摄制、编导及媒介管理的能力,能在广播电视及其他新闻宣传单位从事全媒体新闻采编、编导、节目主持、节目制作、媒介经营管理工作,并具有财经新闻专长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办学特色
本专业办学特色是财经新闻。当前财经媒体发展迅猛,兼有新闻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多学科背景的财经全媒体新闻记者、编辑等是国内传媒行业的稀缺高端人才。本专业充分依托财经院校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优势资源,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师资建设、专业介绍等领域探索各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之路,从而提升本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
主要课程
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网络与新媒体概论、中国新闻传播史、广播电视采访、电视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媒体融合与报道策划、图片摄影创作、电视摄像、出镜记者现场报道、融合新闻作品创作、传媒调查、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数据分析与应用、财经新闻报道、财经新闻媒体研究、财经新闻作品评析、媒介经营与管理、品牌传播策略、网页设计与制作、自媒体创建与运营、融媒体直播、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微电影理论与实践等。
办学条件
本专业目前已建成虚拟演播厅、非线性编辑、新媒体、新闻摄影、广播编辑、报纸编辑等六个实验室,为实验课程提供设备和场地保障。同时,本专业拥有天财大学生记者团、文风传媒、广媒相对论等校内实践平台,并已与今日头条、天津电视台、天津日报、今晚报、大唐盛世广告(天津)、天津润泽世纪影视传媒文化公司、北京小鹤文化发展公司、西安浣熊影业公司、长沙传玺文化传播公司、有象文化咨询公司等合作,建立近20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保障。
国际交流
本专业吸引了来自美国、韩国、日本、苏丹、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近20名。在校本科生还可申请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的互换奖学金项目等,去美国、英国、韩国等国游学、访学。
毕业生未来发展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未来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新媒体及其他传媒机构从事新闻采编、编导、摄影摄像、节目主持、节目制作、媒介经营管理工作,也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策划、公关等传播类相关工作,尤其是在财经新闻采编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广播电视学专业优秀毕业生
序号 |
姓名 |
毕业年级 |
毕业去向/职位 |
1 |
赵房超 |
2006级 |
全球500强苏商集团总裁 |
2 |
田嘉 |
2005级 |
清华大学硕士、博士 |
3 |
彭茜 |
2005级 |
新华社国际部/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 |
4 |
杨硕 |
2005级 |
北京电视台 |
5 |
吴晚林 |
2004级 |
武汉大学/阿里巴巴西南区负责人 |
6 |
温纯 |
2004级 |
中国人民大学/意大利留学 |
7 |
柴哲 |
2007级 |
雅虎(美国)总部金融版块 |
8 |
杨耕 |
2008级 |
新华社 |
9 |
迟腾 |
2009级 |
复旦大学/上海传媒集团 |
10 |
李佳星 |
2010级 |
万科总部宣传策划 |
11 |
李钰 |
2011级 |
中国传媒大学/腾讯总部 |
12 |
鲁梦晨 |
2012级 |
复旦大学/上海传媒集团 |
13 |
施琳慧 |
2013级 |
北京电影学院 |
14 |
陈文琦 |
2014级 |
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 |
15 |
李慧 |
2004级 |
天津电视台栏目主策划 |
16 |
刘畅 |
2004级 |
中央电视台时政评论部 |
17 |
黄沫 |
2007级 |
喜马拉雅传媒付费项目负责人 |
18 |
蔡鉴芯 |
2010级 |
Little Wanddy(中国区)品牌营销负责人 |
19 |
张阳城 |
2009级 |
派拉蒙(天津)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亚洲视讯卫视(Anb)内容总监 |
20 |
张爽 |
2007级 |
清华大学/中国证券报 |
.